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  策 >> 市政府文件 >> 正文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2020年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0-04-26  
 索引号  015425431/2020-00105  体裁分类  通知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0-04-26  文  号  眉府办发[2020]10号  有效性  有效

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单位):

《眉山市2020年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24日

眉山市2020年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2020年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20〕22号)精神,加快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更好地发挥有效投资作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六稳”特别是稳投资工作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和国家级天府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全面落实市委“开放发展攻坚年”工作要求,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着力优化投资结构,补齐交通、城建、公共服务、产业和科技创新短板,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建设,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通道能力建设。紧紧抓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机遇,大力实施千亿交通大会战,坚决做成渝西核的组成部分、坚定不移融入成都。市域铁路S5线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加快推进S13线前期工作,加快连汪燕铁路仁寿段建设,争取S5天府机场支线接驳天府国际机场入规。加快成乐高速眉山段扩容改造工程和成宜高速公路仁寿段建设,加快推进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益州大道(站华路南线)、梓州大道(红星路南延线)、天府大道眉山段等干线公路建设,构建“两横五纵”高速公路网和“一横九纵”干道网。加快洪雅县通用机场、国家电网西南基地眉山通用机场规划建设,积极推进丹棱县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汤坝航电、虎渡溪航电、尖子山航电建设,推进张坎(季时坝)航电前期工作。2020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力争完成投资150亿元。〔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项工作均需要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以下不再一一列出,下同〕

(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对全市440个存在安全隐患、居住功能不完善、环境条件差、配套设施破损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加强城镇道路桥梁建设,加快太和大道、彭山岷江一桥、青神岷江二桥、齐通路市政道路、彭山锦绣大道南延段等项目建设。加强供水排水工程建设,完成东坡区青衣江引水工程、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建设。推进“厕所革命”,全市完成公共厕所新改建217座,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建设公园城市,加快天府新区南天府公园、东坡区鲫江河竹园湿地公园、仁寿县城市文化公园、洪雅县江南湿地公园、丹棱端淑公园等23个城市公园建设,推行“一镇一园”。全年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

(三)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围绕眉山信利高端显示项目,加快信利光电、联想叠云、四川阿格瑞等一批产业链配套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围绕韩国东进、日本瑞环、苏州珂玛、江化微电子等项目建设,加快新型显示上游电子材料发展。加快联想叠云、启迪控股、华为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建设通威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万华化学年产25万吨高性能改性树脂、方大炭素年产7.5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特种石墨等项目建设。打造旅游度假基地,加快推进瓦屋山、七里坪、黑龙滩等著名景点开发,加快中日国际康养城、恒大养生谷、黑龙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乐高乐园、恒大童世界、瓦屋山中瑞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石佛河畔农业观光生态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彭祖山、老峨山、玉屏山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启动三苏祠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发展服务业,支持发展智能配送、在线消费、网上服务、电子商务、网络教育等新业态项目,构建新型消费商圈,扩大金融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快当当网全国第二总部、远成天府(国际)智慧物流城等项目建设。2020年完成投资45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局、市商务局)

(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着力解决“城镇挤、农村弱”问题,公办幼儿园占总数50%以上,普惠幼儿园占总数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完成彭山一中整体迁建等项目建设;推动教育开放合作,加快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仁寿成都外国语学校建设;加快推进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足球场等项目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实施眉山市传染病医院、眉山市疾控中心整体迁建、东坡区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提升、智慧卫生及县(区)传染病区改扩建、基层发热门诊改造及设备配置等项目;加快华西医院眉山妇女儿童医院、市人民医院二期、市中医医院迁建、彭山区人民医院新建住院楼等项目建设,提升文化供给能力。加快市艺术中心、市融媒体中心、市综合档案馆前期工作,抓好三苏祠精品博物馆建设,打造中心城区文化新地标。全市文化事业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广旅局、市档案局)

(五)全面决胜脱贫攻坚。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集产业就业、住房安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重点,对重点区域突出问题挂牌督战,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巩固提升2.15万人农村安全饮水保障能力,巩固已脱贫人口和已退出贫困村脱贫成效。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建成“美丽宜居乡村”达标村200个。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现代经济作物产业标准化基地8万亩,推进12.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味在眉山香飘世界”行动,力争“味在眉山”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六)扩大开放发展平台。高水平举办眉山市服务业发展大会、开放发展大会、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第三届世界川菜大会、彭祖国际长寿养生文化节等重大展会活动,大力推动眉山主城区和县域城区文化节、美食节和各类购物节活动。深化“放管服”,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实施“红色代办”,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改革,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用好四川自贸区眉山协同改革先行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的政策和牌子,全面完成海关驻点设置,加大外资、港澳台资和高端产业项目引进力度。(责任单位:市经济合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七)构建生态文明体系。高质量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加快推进柴桑河、通惠河、李桥河、毛河及东坡区太和片区污染治理;纳入市级河长制考核的河流(湖泊),2020年除醴泉河、通惠河、粤江河达到Ⅳ类水质外,其余河流(湖泊)达到Ⅲ类水质及以上。推进全域污水治理,完成205座新建和提标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全域垃圾治理,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发电二期、建筑垃圾第二堆放场、眉山利民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以上。2020年,全市生态文明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围绕“3135”产业链布局科技链,推进10项重点领域“硬核”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重点培育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2020年,力争培育2家省级、10家市级创新平台。借力创建国家高新区,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启动创建国家级孵化器1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三、组织保障

(一)建立健全机制。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各县(区)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单位)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举措,强化联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有序有力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促进项目投资。落实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分级协调、每月调度、季度通报工作机制,全力抓好重点企业满产达产,着力抓好129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坚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制度。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部署、中省资金投向、“十四五”规划编制,包装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补短板重点领域建设,依托在线平台公开发布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项目,促进项目落地实施,推动民间投资持续增长。(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三)落实要素保障。精准对接中省投向,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和其他中省专项资金,优先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立项目融资需求信息库,梳理补短板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及时向市内金融机构推送,按照市场化原则依法依规予以大力支持。鼓励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参与补短板项目建设。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大力推进土地利用计划“增存挂钩”,清理出的土地优先安排用于补短板项目建设。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统筹全市职业技能人才资源,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招聘工作,保障项目人才需要。统筹做好砂石、水泥等基础材料供应保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关闭窗口